政务公开 >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 > 其他法定信息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
第171号建议的答复

2024-06-03 14:34 来源: 原创

何冬梅代表:

您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村公路管养问题的建议》(编号:20240171)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体目标,全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5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2年,我市成功创建为第三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624公里,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和客车,75%以上村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等级以上公路占比达99.5%、路网密度210.2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省前列。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管养体制逐步完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要求,2021年,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巴中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巴府办发〔2021〕13号)明确,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按照“县道10000元/年.公里、乡道5000元/年.公里、村道3000元/年.公里、桥梁隧道100元/年.延米的标准进行补助,省、市、县按3:2:5的比例分摊。仅2023年省、市足额预算并拨付到位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共5274.9万元,其中,省级3131万元、市级2143.9万元。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管养水平,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巴中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考实施细则》,并采取“实地考核+资料查询”的方式,对县(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和管养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三方面进行了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市级分摊资金分配挂钩。2024年,我局将持续开展养护绩效考核,加大对资金兑现情况的核查,督促县(区)解决日常养护经费配套及兑现问题。

(二)管养模式不断创新。借鉴河长制成功经验,由恩阳区首先试点,在巴中市推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目前,共明确4968名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设置5248块路长制公示牌,以“路长制”推进“路常治”,其经验做法先后被省委《每日要情》、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和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刊发报道,2022年被交通运输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构建完善县(区)、乡(镇)、村(居)三级联动强责任,收集问题、整改落实、监督问效三步递进严监管,资金投入、奖惩激励、要素保障三方保障促规范的“三三”制,有力解决了农村公路“失养怠管”问题,因地制宜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强化管养科技应用,升级改建市级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功能。通过交通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累计发现处理各类涉路问题3200余起,督促整改3050余件,清理各类公路障碍物1600余处,整改安全隐患480余处,恢复公路安全设施210余处,整顿违章占道经营140余起。

(三)管养效果全面提升。持续健全“县(区)有应急抢险保通中心、片区有养护站、乡(镇)有养护班、村(居)有护路队”的四级养护工作体系,巴中市近年来建设完善了机械化应急抢险保通中心5个、片区养护站64个、乡(镇)养护班139个、村级护路队1316个。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试点,高等级沥青路面交由专业养护公司进行精细化、专业化养护,目前已有259公里纳入市场化养护;乡村公路采取分段承包、家庭承包、农村公益性岗位参与养护等方式,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养护,既确保了养护人员落实,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巴中市共开发“四好农村路”公益性岗位10442个(脱贫户、监测户7933名),促进人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大力推行全过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性养护、周期性养护和精细化养护,推动公路养护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延长公路使用寿命,2023年以来,巴中市农村公路共开展预防性养护1194公里、修复性养护685公里、专项养护50公里、应急养护130公里,通过“早养护”实现“少养护”,“早投入”实现“少投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管养队伍建设。在不突破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编办改善公路管养机构编制退减方式,不一次性压缩到底,而是采取“多退少进、退四进一”等方式,逐步更新一线工作人员,保证队伍延续性。同时,在新招录工作人员时,更趋向专业性人员,优先考虑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等的群体,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管养能力和水平。

(二)明确养护工程资金。积极呼吁省交通运输厅从省级层面明确划分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专项经费,分开下达,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有资金保障。参照国省干线模式,以大修方式提升改造老旧农村公路,中修工程依据路况检测结果建立计划库,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年下达计划。

(三)明确灾毁补助标准。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出台农村公路灾毁修复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农村公路灾毁修复专项资金,明确各级政府在各级农村公路灾毁修复中应承担的资金比例,依托现有灾毁基础数据报送制度,及时下达灾毁修复计划和补助资金,保障群众出行畅通。

(四)创新管理养护方式 。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养护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化管养环境,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公路养护。支持通过一体化开发、股权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参与农村公路管养,逐步建立以社会资金为主,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机制,营造市场化运作的外部环境。

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恳请您今后为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